找到相关内容149篇,用时2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论天台宗的修学次第

      论天台宗的修学次第  上海大学社科学院哲学系 沈海燕  引言  二真理之境  三契入真理的智慧  【续上期】  (四)显发五境的四教智慧“对境明智”1  上述二十智各照每一种真理之境,...三藏下智观,以声闻人为代表,其对十二因缘的理解是析法入空,谓从无明始的每一支皆是生起后支的实有之因,并皆以无常空析之,以便逐一灭除每一支之因而达空境,由此下智观十二因缘生灭属于可思议三界内之事,...

    沈海燕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32556864.html
  • 绍琦禅师的柱杖

    法轮”的确真实不虚。  关键词:绍琦禅师 柱杖 公案 妙用  作者:中山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 引言  出家人所用的杖有三种,一种是锡杖,一种是禅杖,一种是柱杖。锡杖为金属制成,“杖...  不过,随着因缘的迁变,上述三种杖的命运就有盛衰隐显的不同了:由于环境的变化和锡杖本身比较笨重,锡杖在中国渐渐被人们淡忘;禅杖因为被香板代替,现在禅堂中也很少用它来警策禅修了;倒是柱杖,不但直传...

    冯焕珍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54858883.html
  • 从弥勒下生谈佛教的入世

    生 人间净土  引言  关于弥勒的记载最初出现在印度佛教典籍《阿含经》中,在《中阿含经》卷十三《说本经》《长阿含经》卷六《转轮圣王经》《增阿含经》卷十一《善知识品》等经书中都可以看到有关...,其形象融合了佛教平等智慧慈悲等品格与精神,成为佛教人文精神人格化的典型。  第三,政治参与。中国弥勒下生信仰除“契此和尚布袋弥勒”支走了“文化路线”之外,其他的几个显著事件中的历史人物都是...

    韩 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21764102.html
  • 历史的启迪与回响——解读《太虚诞生百年国际会议论文集》

    历史的启迪与回响——解读《太虚诞生百年国际会议论文集》  赵汝明  引言  太虚大师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著名的佛门龙象,与印光虚云诸公并列为“四大宗师”,诚然是有其真实的涵义。这个涵义,...真知卓见,而是因为他能深切看到革命能开放佛教广阔远大的前途。”(注二而陈文亦曰:“有学者认为,佛教对于政治的治乱时代的隆污并无因果关系,因为佛教的本质与这方面不相千。可是反过来说,政治的治乱时代...

    赵汝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04765602.html
  • 宋代僧词作者考略

    206.2  引言  佛教与音乐的结合由来已久,佛门常利用歌谣俚曲这种喜闻乐见的文艺样式做载体,来宣传佛教教义思想。伴有和声的歌曲常被佛赞所吸取,产生了和声赞佛偈,如后魏昙鸾的《赞阿弥陀佛偈》唐代...何断定他们均为禅宗?[①]况且“词僧”这称呼也颇值得商榷。[②]鉴于对僧词作者认识的缺乏,兹据丛林笔记佛教史书等文献对鲜为人知的僧词作者予以一一考订,以补僧词文献之不足。  二僧词作者考略  宋代...

    高慎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23268071.html
  • 密乘与源流相略说

    密乘与源流相略说   郭元兴居士著   引言   在说到正文以前,我想先做一点「正名」的工作。本文说到佛法中关于「秘密」的一部份,不用通俗的「密宗」两个字,而用「密乘」两个字。这有好几个原因。第一因为「密宗」辞不见于佛说的「经」,和菩萨所造的「论」。第二因为佛法只有一个「宗」,就是「一切众生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」,另立一个密宗和显教对立起来,和在显教大乘中分立门户一样,在...

    郭元兴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23078259.html
  • 西藏岩画中的“塔图形”

    形成过程中,可能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影响,但这些影响早于吐蕃王朝时期,是藏西地区受到周边佛教国家文化影响的结果。   引言   2004年,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院中国岩画研究中心赴宁夏贺兰山...,莫若说是西藏苯教文化的遗存,它们出现于西夏,至少反映出两个事实:党项人岩画与青藏高原岩画的体性。二早期源于苯教祭祀活动的“塔”形祭坛,或许已融入佛教文化。另外,由于西夏时期在年代上的准确性,...

    张亚莎 龚田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22234279860.html
  • 佛教与玄学之于传统译论的意义

      佛教与玄学之于传统译论的意义—张思洁   引言   “中国传统翻译理论”或“(中国)传统译论”,指以中国传统哲学美学文(诗)学经学[1]乃至书画等国学[2] 思想为其理论根基和...”[15] 这方面是由于玄学有无本末之辨与佛学真假实空之分颇为契合;另一方面乃是玄佛互摄的必然结果。汤用彤先生曾评价曰:“竺道生盖亦深会于般若之实相义,而彻悟言外。于是乃不恤守文之非难,超出情见...

    张思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070084641.html
  • 农村经济增长政策扶贫效应分析

    效应 政府绩效 引言 “1995年至2004年,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6500万减少到2610万,减少了一半以上,贫困...20012010年)》提出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,即:“通过发展生产力,提高贫困农户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。”这要求政府不仅要对贫困农户救济,还要使村庄具备自我发展的能力。因此,...

    佚名

    |社会|教育|纪实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8/08414489314.html
  • 法称因明“三因说”的探讨

    使“佛家因明”更趋合理,更趋完善。  引言  佛家逻辑之学,名曰“因明”(Hetu-vidyā(1))。其源出于印度的“正理学派”(NyāyaSchool)(2)。传统学人把“因明”分作“古学”与...日文本《正理一滴论法上释》发表于《智山学报》第九十一十三等期。而于一九五四年,吕贗亦有《佛家逻辑》文,撮此论的菁华,用散文笔调(按:本是颂文),发表在《现代佛学》中,后再附录于他所著的《印度...

    李润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1512538111.html